登录
宿迁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目标责任管理实施方案
2016-03-08 收藏


为加强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加快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有效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根据《宿迁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制定本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支持企业绿色发展,不断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形成政府统领、企业主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新机制,在保障全市能源供应安全前提下,有效控制煤炭消费总量。
基本原则:坚持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坚持能源消费与转型升级相统一;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衔接;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整体平衡与局部控制相结合;坚持总量控制与效率提高相同步。

主要目标:到2017年,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合理增长,实现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一、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控制煤炭消费总量

(一)淘汰落后产能。结合全市产业发展实际和环境质量状况,制定并实施电力、钢铁、水泥、印染等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年度计划。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企业提前淘汰相对落后的低端、低效产能。鼓励企业加快生产技术装备更新换代,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对布局分散、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制定综合整改方案,实施分类治理。对未按期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实行项目“区域限批”,暂停对该地区项目的核准和审批。(责任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环保局、财政局)

(二)压缩过剩产能。全面清理产能过剩行业违规在建项目,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越权核准的违规项目,尚未开工建设的,不准开工;正在建设的,停止建设。严禁建设过剩产能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加大环保、能耗、安全执法处罚力度,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标准倒逼退出机制,制定财税、土地、金融等扶持政策,支持鼓励企业退出、转型发展。(责任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环保局、财政局)

二、推进能源结构优化,提高清洁能源比重

(一)增加天然气使用。多方组织气源,增加“西气东输”等气源实际供应量;积极开拓各类资源,增加天然气供应。推进天然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全市长输管线及输气支管网建设力度,逐步扩大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到2017年,全市天然气消费力争达到2亿立方米。(责任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局、经济和信息化委)

(二)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光伏发电,实施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示范工程,积极扩大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序建设集中式光伏发电,到2017年,建成光伏发电装机容量350兆瓦。有序发展生物质发电,推进垃圾发电、生物质直燃发电、生物质沼气发电、沼气直接利用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应用。有序开发湖上风电,到2017年,形成50兆瓦以上装机容量。积极推动光热利用,到2017年,新形成500万平方米光热利用建筑面积。(责任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住房城乡建设局、供电公司)

三、严格耗煤项目审批,控制新增煤炭消费

(一)提高耗煤项目准入门槛。进一步健全重点耗煤行业准入条件,严格新建、改建、扩建耗煤项目审批。对未通过能评、环评审查的项目,有关部门不得审批、核准,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发放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排污许可证,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有关单位不得供电、供水。(责任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环保局、国土资源局、金融办、供电公司)

(二)严控“两高”行业新增产能。严格执行“两高”行业准入目录政策。对钢铁、水泥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实施行业产能等量或减量替代、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减量替代。新建高耗能项目单位产品能耗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建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的项目,实行现役源2倍削减量替代。(责任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环保局、国土资源局)

(三)严格煤炭等量减量替代。科学编制热电联产规划,坚持规划引导,新建项目禁止配套建设自备燃煤电站。严控耗煤行业煤炭消费新增量,新建、改建、扩建耗煤项目一律实施煤炭减量等量替代。重点行业耗煤项目要实行煤炭减量替代。(责任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环保局、国土资源局)

四、全面整治燃煤锅炉,削减现有煤炭消费

(一)推进热电联产。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应于2015年1月底前完成本地区热电联产规划编制和滚动修编工作。全面推广集中供热,加快现有热源点整合,探索“点网分离”的运营机制,加快供热管网规划建设,扩大集中供热范围。各县区和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应严格控制新增燃煤热源点。(责任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环保局、供电公司)

(二)整合替代分散锅炉。城市建成区禁止新建除热电联产以外的燃煤锅炉,其他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10蒸吨/小时以下的燃煤锅炉。2015年底,建成区、省级以下(不含)各类开发区内10蒸吨/小时以下燃烧高污染燃料锅炉基本实现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热电联产机组替代或淘汰。2017年底前,全市基本淘汰10蒸吨/小时及以下的燃煤锅炉。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应按照规划,通过集中建设热电联产机组,逐步淘汰分散燃煤锅炉。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实施关停整合。对暂不具备集中供热条件的燃煤锅炉实施天然气、生物质成型燃料、电等清洁能源替代。对暂不整合关停的燃煤锅炉,应实施除尘、脱硫、脱硝等环保设施提标改造,确保达标排放。(责任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市环保局、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农委、质监局)

(三)加大关停扶持力度。按照“企业承担为主,政府适当补助”的原则,制定全市和各地区锅炉整治补贴政策。对提前和按期完成淘汰并新置使用清洁能源或低污染燃料锅炉的,按每吨蒸锅炉给予财政补贴;对实施“以电代煤”的锅炉改造,供电企业应开辟绿色通道,简化相关流程,并按有关规定实行优惠用电政策。(责任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环保局、供电公司)

五、加快新型技术应用,推动煤炭清洁利用

(一)加快煤炭提质提标。严格执行煤炭产品质量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煤炭不允许销售和使用。推进配煤中心建设,通过洗煤、配煤、型煤、低阶煤提质等先进的煤炭优质化加工技术,提高煤炭洗选比例,优化煤炭质量。(责任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环保局、发展改革委)

(二)推广节能环保技术。采用除尘、脱硫、脱硝等新型节能环保技术,加快现役燃煤机组实施综合升级改造。加快先进发电技术装备攻关及产业化应用,推广应用新型发电技术和超低排放环保技术。依托重大能源项目建设,加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节能减排与污染控制等重点领域的创新投入,推进重点领域和核心技术创新集成。(责任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环保局、物价局)

(三)实施耗煤行业资源综合利用。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应于2015年1月底前,编制各地区资源综合利用发电规划。全面推行钢铁、水泥等耗煤行业余热、余压、余气资源综合利用。(责任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环保局、物价局)

六、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建立控制责任体系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地、各部门应充分认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来。加强宣传发动,使各地、各部门、各类企业和社会公众普遍认识到,控制煤炭消费总量不是要限制发展,而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抓手,是改善空气质量、推动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保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规划,明确任务,制定措施,细化责任,加强督查,确保到2017年取得显著成效。(责任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二)加强领导、建立机制。建立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市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农委、环保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商务局、工商局、安监局、质监局、统计局、物价局、能源局、供电公司等部门和单位参加。明确市有关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职责,加强与节能减排、大气污染防治等工作协调机制的衔接与配合,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和保障体系。(责任部门:市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

(三)明确目标、完善制度。科学制定全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和具体举措,合理确定各地控制目标,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评价考核体系,层层分解、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市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切实做好各自领域的相关工作;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应根据本实施方案,抓紧制定本地区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并将控制目标和任务分解至各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责任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四)依法监管、完善标准。加强煤炭市场监管,完善市内主要耗能产品和设备能耗限额准入指标。定期发布能源新技术和新产品指导标准,加快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责任部门:市环保局、经济和信息化委)

(五)科学统计、加强监测。进一步完善煤炭消费统计调查制度,建立煤炭统计信息系统和预测预警机制,提高统计效率,实现信息共享。充实煤炭统计队伍,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高重点用煤企业统计能力和数据质量。(责任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市统计局、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环保局)
附件:2017年全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


附件

2017年全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
地区 2013年
(万吨)
2017年
(万吨)
增加
(万吨)
年均增长(%)
沭阳县 35.1 47.35 12.25 8
泗阳县 16.1 19.31 3.21 5
泗洪县 4.6 21.24 16.64 47
宿豫区 80.3 140.9 60.6 15
宿城区 7.8 17.55 9.75 22
宿迁经济技术
开发区
8.9 27.1 18.2 32
市湖滨新区 0.65 0.65 0 0
苏州宿迁工业
园区
/ / / /
市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 / / / /
市洋河新区 0.3 0.3 0 0
市直企业
(洋河酒厂、国电宿迁热电)
134.25 134.25 0 0
全  市 288 408.65 120.65  
省定目标 288 508 220 15.24
注:2014年以后投产的部分重大非电行业耗煤项目煤炭消费量暂不计入本表(具体项目由市统筹考虑,另行确定),将按项目建设情况由市统筹后计入项目所在地2017年控制目标。
市统筹量为99.35万吨。



关于我们|知库资料|联系我们
©2021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 京ICP备180421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