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港口大气污染者变为治污者
发布时间:2019-05-21 收藏作者:马尔特·斯科特
众所周知,空气污染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有危害。在欧洲,与陆上交通的排放相比,船舶排放的影响更大,尤其是对港口周边的区域。究其原因,在于强制性的船舶排放控制措施不足。近几十年来,航运业不断影响国际海事组织(IMO)在环境方面的决策,导致全球航运业减少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法规进程放缓。
然而,港口船舶带来的大气污染不容忽视,减排行动刻不容缓。船舶和港作机械往往采用非常劣质的柴油,其含硫量比车用柴油高出数百倍甚至数千倍。这些发动机往往也没有配备颗粒物过滤装置或氮氧化物控制措施,其燃烧会产生大量颗粒物和氮氧化物排放,还有短寿命气候污染物——黑碳,不仅会加剧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也会对公众健康造成威胁。
挪威是欧洲大陆北部的一个小国,为交通运输的清洁转型付出了巨大努力。挪威加入了多个大气污染防治的国际环保公约,并严格依照这些公约控制本国的空气污染。在挪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未来人们拥有平等的生活条件。因此,挪威的环保技术和政策法规上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领先水平。
挪威政府早在2007年就推出了氮氧化物税,对符合条件的设备按照氮氧化物排放量征收一定额度的税费,即每千克氮氧化物的排放需缴纳2.25欧元的税。这些设备包括功率超过750千瓦的推进装置,10兆瓦以上的发动机、锅炉和涡轮机,以及海上、岸上照明设备。但氮氧化物税的效果并不理想,一些氮氧化物排放强度大但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因高额的税费负担,难以投入更多的资金在氮氧化物控制技术上。与此同时,针对挪威本国的研究显示,在众多污染来源中,港口和船舶排放的氮氧化物仍有较大的减排空间。
针对这些问题,挪威自2008年启动了氮氧化物基金。参与此基金的船运企业不必再向政府缴纳高额的税费,转而向这一独立基金支付小额的资金。对运输船或渔船,每千克氮氧化物排放仅需支付0.5欧元。氮氧化物基金内的资金被用于实施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措施,以达到预定的减排目标。
2008年5月14日,挪威环境部牵头组织了关于实施《氮氧化物减排协定(2008-2010)》的会议,14家商业机构参与了此次会议,包括渔船船东协会、海鲜联合会、货运船东协会、沿海船东协会以及挪威石油和天然气协会。这些商业机构代表了近1000家挪威公司,承诺他们会依照此协定的要求,采取措施减少氮氧化物排放。参与这一协定的公司在2008-2010年期间无需再缴纳氮氧化物税,转为向氮氧化物基金支付相应的费用。
氮氧化物基金属于商业领域组织,在挪威注册为协会性质机构。但这一组织又秉承非营利的原则,其所收到的所有款项都直接用于行业关联公司进行氮氧化物减排。除了本国公司,在挪威境内经营时间在两年以上的外国公司也可以签署《氮氧化物减排协定》,并向基金申请减排资金。向氮氧化物基金申请支持的项目最高可获得项目成本80%的资金。
氮氧化物基金每年有7000万欧元可用于支持氮氧化物减排措施。自2008年以来,氮氧化物基金已经累计为1000多个减排项目提供了高达40亿挪威克朗的资金支持,减少氮氧化物排放3.5万吨。氮氧化物基金的成功实施,促使政府和行业两次延长了此基金的实施时间。目前,这一措施有效期已延至2025年。
氮氧化物基金的成功也体现在其他层面。在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技术是核心驱动力。氮氧化物基金对挪威氮氧化物控制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它为有竞争力的绿色技术提供实施的资金;另一方面,它还促进了污染控制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特别是推广液化天然气和电气化机械在挪威港口和船舶活动中的应用。此外,在基金的支持下,挪威的许多老旧船只也已加装了氮氧化物废气处理设施。
港口船舶带来的大气污染是全球都面临的环境挑战。在常规的设立排放控制区、更换低硫油等措施外,挪威的氮氧化物基金提供了另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经济手段是很多国家采用的污染控制策略,但一些情况下,经济手段只是让污染者支付了更多的费用,却没有起到让他们减少排放行为的作用。氮氧化物基金巧妙的设计,让污染者真正变成了治污者,这一做法值得各国环境管理者借鉴参考。
作者系德国自然保护联盟环境政策主任
--
空气知库专栏由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与中国环境报合作设立,分享国内外先进空气污染治理经验。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